[歡快6日遊] 紐約+波士頓+阿米西人村+尼加拉瀑布+帝國大廈+航空母艦|首都名城品質之旅
/ 最少贈送232積分
優惠活動: | 買二贈二 買二贈一 | ||||
專屬服務: | 免費赴美邀請函 全程專業旅遊用車 500萬商業車險 免費接送機(不包括郵輪行程) 專業中英文導遊 | ||||
出發地: | 波士頓 | 結束地: | 紐約 | 行程天數: | 6天 |
出團時間: |
|
||||
行程概要: | |||||
行程特色: |
|
標準價格
假日價格
單人一房價格是指一個人單獨享有一個飯店標準間的價格;
二人一房、三人一房、四人一房是指二人、三人或四人共同享用一個房間,每人所需支付的費用;
兒童滿兩週歲(含兩週歲)就必須佔座,兩週歲以下兒童可以成人懷抱,如沒有佔座的兒童則無需支付服務費。
車上的搭乘人數有限制規定 ,如果超出限制範圍, 司機不能開車,嬰兒同樣記為一個人。客人報團 / 參團前需預先溝通,檢視免費嬰兒座位是否能落實。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團)除外,該州法律規定嬰兒務必使用汽車座椅,不能成人懷抱,如攜帶嬰兒參團,請自備嬰兒汽車座椅。
同一房間至多入住不超過4人 (包括小孩或嬰兒);
房間以兩張床為主,第三、第四人入住1間房,若需加床,請向飯店服務檯諮詢,費用自理,美聯星不保證加床成功;
逢美國長週末或國定假日(例如:紀念日,獨立日,勞工節等),價格會有浮動,詳見節日價格,敬請理解。
1. 我們建議您在收到確認電子旅遊票後再預訂您的機票,在訂購完機票後請回到本網站www.117trip.com“我的美聯星”裡面補填機票資訊以便導遊接機。請您在預定時務必提供準確、完整的資訊,包括姓名、性別、有效的證件(如護照、簽證等),有效的聯絡方式(最好是手機,如有問題,方便通知)、準確的航班資訊或參團地點等,以免產生預定錯誤,影響出行。如因您提供錯誤資訊而造成損失,由您自行承擔。
2. 按出發日不同,行程次序可能前後稍作調整。
3. 出發前請詳細檢查您的行李及確定旅行證件齊全。
4. 妥善保管個人旅行證件、護照、機票、信用卡及現金,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切勿留置車內或委託他人看管。
5. 尊重導遊及每位團員權益,當導遊介紹、解說時,請仔細聆聽並保持安靜,勿干擾人。
6. 若出現飛機晚點或誤點,請及時通知接機人員,但責任自負。
7. 在極少數情況下,由裝置及交通工具損壞、罷工、疾病、偷竊、意外事故、天氣或參團人數不夠等原因造成的行程改變、延遲或取消,地接公司保留解釋權。
8. 請您72小時前, 自行做回程機位之確認, 祝您旅途愉快!
9. 為了公平原則,旅途中巴士座位由導遊安排,請與領隊導遊合作避免無謂的紛爭。
10. 團體需一起活動,途中若要離隊需徵得導遊同意以免發生意外。
11. 夜間或自由活動時間若需自行外出,請告知導遊或團友,並應特別注意安全。
12. 藥物:胃腸藥、感冒藥、暈車藥、私人習慣性藥物。
13. 新年、國慶日、勞動節或其他長週末假期, 團費會有適當的調整, 請在訂團前先確認價錢。
14. 黃石公園、加拿大及尼加拉瀑布地區全年氣溫較低,請攜帶足夠禦寒衣物。
15. 為了所有旅客的權益旅遊團準點出發,請提前10 分鐘到達上車地點,過期不侯,責任請自負。
16. 強烈建議客人自行購買旅遊保險,具體資訊可參考:www.117trip.com/insurance.html
17.18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兒童必須由成人陪伴參團。單獨旅行的未成年人或兒童不能參加。參團兒童的監護人必須提供監護證明或者提供父母授權的參團同意書。若陪伴兒童的成人既不是兒童父母也不是兒童監護人,需要從兒童父母或監護人那裡獲取同意書,同意陪同兒童過境。同意書中需註明父母或監護人的姓名及聯絡方式。
18. 行程中眾多旅遊景點需要參團人具備基本的健康條件。殘疾人士報名參團前請提前聯絡旅行社獲取相關政策資訊。若沒有及時通知,我司不能保證為客人提供輪椅升降巴士或安排合適的座位。
19. 客人需自備入境或旅行途中跨境時所需要的相關證件和材料,能否出入境以各國海關的決定為準,無法入境屬不可抗力因素,已付團費不能退還。
20. 八歲以下兒童參團需乘坐安全座椅,旅行社提供租借服務(租金請諮詢美聯星客服),請務必在預定行程時提前備註告知,以便我們提前準備,如因客人未提前告知所造成的違規和罰金由客人自行承擔,敬請理解。出行當日安排大巴出行無需安全座椅,費用可退還客人。
21. 歐洲團注意事項: 歐洲飯店多為兩張單人房的房型,每個房間可合法住宿2人,包括成人和兒童。同房第三人為不足6歲、身高不足1.2米的兒童時,部分飯店可申請入住一間房(不佔床)。三人房飯店房源緊張,如需預定請提前諮詢和下單,先到先得。飯店一般會安排一張雙人大床房型加一張折迭床,或者安排三張單人床房型。另外每個飯店都有不同的收取押金的方式,需要參團客人根據不同規定給予配合。旅行社保證客人的用房數量,但不保障具體房間類型和所處位置。飯店的入住時間通常在15:00以後。
第1天:家園(Home) -波士頓(Boston)
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大西洋沿岸,是歐洲清教徒移民最早登陸美洲所建立的城市,因此整座城市既有歐洲的古典精緻,又有美國的現代大氣。由於沿海,夏季炎熱潮溼,冬季較冷。還是因為沿海,所以波士頓的海鮮非常有名。尤其是波士頓龍蝦,一定不要錯過。
波士頓是麻省首府和最大城市,同時也是新英格蘭地區的最大城市,卻也經常被稱為“用雙腳就能征服”的城市。儘管面積不大,它卻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整個大波士頓地區擁有超過100所大學,幾所美國頂尖大學都在這裡,比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東北大學,波士頓大學等。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條觀光之路,長約4公里,途徑16處重要的歷史古蹟,比如波士頓公園、議會大廈、公園街教堂等。來到波士頓,你會自然地想要其瞭解它的歷史,而自由之路就好比歷史書的目錄一樣引領著你去閱讀這座城市,果然也只是像波士頓這樣書卷氣十足的城市才有的。
第2天:波士頓市區遊(Boston) -奧本尼(Albany)
在波士頓,龍蝦最常見的吃法為清蒸,這種吃法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波士頓龍蝦的原汁原味以及鮮嫩的肉質。波士頓龍蝦的特點便是蝦身肉質較為細緻,味道嫩滑鮮美,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那一對大龍蝦鉗。蝦鉗因為活動較多而肉質較粗,卻也不失鮮味。由於龍蝦肉質的鮮美,不少大廚也喜歡用白灼或者芝士?h的方式烹調。
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是波士頓市中心最有人氣的地方之一,位於法納爾大廳旁邊,是歷史悠久的商業中心。而它又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商業中心,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建築風格記載了波士頓港當年的繁榮,美國的移民文化也為其打上了新鮮的烙印。
有人說,到波士頓不去昆西市場,就好像到北京不去王府井一樣。昆西市場幾乎隨著美國獨立就誕生了,每天擠滿了熙熙攘攘的遊客。它是一個集美食、娛樂、購物、歷史於一體的地方,可以說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廟會。美國的飲食文化受移民影響頗深,昆西市場聚集各路美食,這裡有高檔的法國餐廳,有喧鬧的酒吧,有風靡全球的亞洲美食,平價的墨西哥美食,也有拜占庭風格的土耳其菜。當然,還有新鮮的波士頓龍蝦,在這裡它可以是尊貴的海中珍饈,也可以是平民式的快餐,這裡的人們會用各種方式來滿足您的味蕾對龍蝦的所有要求,甚至顛覆您對龍蝦的認識。除美食之外,昆西市場還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工藝品、紀念品,也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有關波士頓的小物件等著被帶回家。很多表演藝術家也會在這裡大展身手,值得駐足。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學府,坐落於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四季分明,夏季炎熱潮溼, 7月平均氣溫27.7℃;冬季寒冷,多風並且多雪, 1月平均氣溫為2.1℃。
哈佛大學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哈佛大學的校訓只有一個簡單的拉丁詞語:“Veritas(真理)”,旨在追求真理和發展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在世界各報刊及研究機構的排行榜,哈佛大學經常排世界第一,然而哈佛大學相信,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凌晨四點的圖書館坐滿了仍在刻苦的學生,是在哈佛常有的現象。哈佛大學培養出的各界人才遍佈全球,有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還有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政治方面,不少國內外的領導者均畢業於哈佛,包括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內的8位美國曆任總統。
哈佛大學設有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藝術與科學學院、設計研究學院、教育研究學院、肯尼迪政府學院、法學院、T.H.Chan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神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醫學院、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2014年哈佛大學在USNEWS全美大學綜合排名中名列第2,最有價值學校排名第1,商學院全美排名第2,教育學院全美排名第2,法學院全美排名第2,醫學院全美排名第1,生物科學專業全美排名第1,經濟學專業全美排名第1,英語專業全美排名第2,政治科學專業全美排名第1,物理專業全美排名第2,公共健康專業全美排名第2。哈佛大學校園供遊客開放參觀,並且對於有意向入學者免費安排專人講解。
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大西洋沿岸,是歐洲清教徒移民最早登陸美洲所建立的城市,因此整座城市既有歐洲的古典精緻,又有美國的現代大氣。由於沿海,夏季炎熱潮溼,冬季較冷。還是因為沿海,所以波士頓的海鮮非常有名。尤其是波士頓龍蝦,一定不要錯過。
波士頓是麻省首府和最大城市,同時也是新英格蘭地區的最大城市,卻也經常被稱為“用雙腳就能征服”的城市。儘管面積不大,它卻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整個大波士頓地區擁有超過100所大學,幾所美國頂尖大學都在這裡,比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東北大學,波士頓大學等。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條觀光之路,長約4公里,途徑16處重要的歷史古蹟,比如波士頓公園、議會大廈、公園街教堂等。來到波士頓,你會自然地想要其瞭解它的歷史,而自由之路就好比歷史書的目錄一樣引領著你去閱讀這座城市,果然也只是像波士頓這樣書卷氣十足的城市才有的。
第3天:奧本尼(Albany) -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奧爾巴尼(Albany)也是紐約州奧爾巴尼位於哈德遜河畔。距紐約、波士頓的路程幾乎成一個等邊三角形,乘巴士旅行的時間約2個多小時左右。奧爾巴尼生活節奏慢,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居民享受著快樂安逸的生活。這是一座很適合生活與學習的小城市,生活方便安全,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基礎設施完善,居民淳樸務實,教育也很受重視,唯一的缺點是工作機會相對身為外國人來說較少,畢竟不像紐約那樣發達。
“於是我感到,我站的地方和造物者多麼近了,那時候,那副宏偉的景象,一時之間所給我的印象,同時也就是永永無盡所給我的印象——一瞬的感覺,而又是永久的感覺——是一片和平之感:是心的寧靜,是靈的恬適,是對於死者淡泊安詳的回憶,是對於永久的安息和永久的幸福恢廓的展望,不摻雜一丁點暗淡之情,不摻餘一丁點恐怖之心。”
——查爾斯·狄更斯《美國札記》
尼加拉大瀑布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一提到“大瀑布”三個字,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尼加拉大瀑布。“尼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雷神之水”,因為大瀑布的轟鳴聲就好像是雷神說話的聲音,巨大的落差彷彿出自神明之手,浩瀚的水汽又給這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蹟添上一抹神秘色彩。然而它並不是美國獨有,它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的交界處,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尼加拉瀑布由三個瀑布組成:馬蹄瀑布(又稱加拿大瀑布),美國瀑布和新娘面紗瀑布。有人說只有在加拿大才能一睹所有瀑布的全貌,有人說從美國這邊能夠更近距離感受瀑布的氣魄。因此很難說到底在哪邊看到的瀑布更為壯觀。但不管站在哪裡,大瀑布的磅?都不會減少一分。尼加拉河水聲如千軍萬馬紛至,驟然墜落幾十米,激起數人高的水幕,恍然間似乎要將瀑布都吞掉,讓人不由得感嘆自然力量偉大。也許有人面對瀑布要感嘆人類的渺小,但我們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機會讓自己渺小地徜徉在大自然中的,而尼加拉瀑布做到了。
不光很多挑戰者喜歡來尼加拉大瀑布挑戰攀巖、走鋼索,尼加拉瀑布同時也是很多人的結婚、蜜月聖地。就是這樣,勇氣與浪漫並存,也難怪狄更斯愛這地方愛得如此深沉。
第4天: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對美國憲法的實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位堅定的領袖,保持了國家的統一,卻沒有獨裁者的野心。更難得的是在他逝世後,他對這個國家的影響依然持續著,甚至更加凸顯。歷時越久,人們越逐漸意識到華盛頓對國家的歷史貢獻,為其建造紀念碑的呼聲日益高漲。
華盛頓紀念碑是華盛頓特區的地標,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最顯眼的永遠都是高聳入雲的華盛頓紀念碑。紀念碑位於國家草坪的中心點,高達55英尺,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築,也是華盛頓的制高點。石碑的外側沒有任何文字,內部中空,鑲嵌著188塊由世界各地捐贈的紀念石,包括一塊我國清政府贈送的中文石碑,刻有晚清學者徐繼?的《瀛寰志略》。紀念碑被代表美國50個州的50面星條旗環繞。華盛頓紀念碑內有臺階和電梯可到達碑頂,透過頂部的觀景窗可以縱覽國家草坪的全景,倒映池波光粼粼,獨立日的煙花在這裡更加耀眼,春季盛開的櫻花為這裡增添了一份浪漫氣息。
越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這場戰爭給美國人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戰爭凸顯出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另一方面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和民權問題,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因此參加越戰的老兵們不但承受了上戰場的壓力,回到美國之後還要承受民眾們異樣的目光。
越戰紀念碑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整體呈一個躺倒的V型,兩翼分別指向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整個建築沉在地平線以下,由黑色大理石築成,中間最深,兩邊逐漸平緩上升。紀念碑的設計師是華裔建築師林瓔,林徽因的侄女,她設計越戰紀念碑的時候還是個耶魯大學21歲的在校生。當委員會選出她的設計作品後,因其亞裔身份而受到質疑。但重組後的評審團又一次在1421件不公開姓名作品中選出了她的設計。紀念碑總是要展示勝利,但這場沒有勝利的戰爭要怎樣紀念?越戰紀念碑沒有一個字介紹戰爭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五萬八千多戰士的姓名以同樣大小的字型按陣亡時間順序刻在石碑上,當你沿斜坡而下,猶如在閱讀一本敘述越戰歷史的書籍。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人從四面八方湧來,低頭尋找自己熟悉的名字,或痛哭流涕,或默默地留下照片、鮮花、紀念品,明知這座碑下並無屍骨,卻也將它作為與死者唯一的聯絡。當一場戰爭沒有以勝利告終,普通士兵的貢獻總是容易被世人遺忘。然而只有正視歷史、正視失敗,才有可能邁出下一步。越戰紀念碑傳達給世人的,似乎就是這樣的一種態度,提醒人們每一個普通人其實都不普通。
拿出一枚一美分的硬幣,正面是亞伯拉罕·林肯的側面像,背面就是林肯紀念堂,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紀念堂裡的林肯坐像隱約可見。由此可見林肯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是偉大而神聖的,他為國家樹立了一個道德標誌,領導美國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完整,推動了經濟的現代化,毋庸置疑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林肯紀念堂是為紀念林肯總統而設立的紀念堂,位於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西側,是一座用大理石建成的古希臘巴特農神廟式建築,整座建築呈長方形,由36根白色大理石圓柱環繞,象徵林肯任職時擁有的36個州,每個圓柱上刻有這些州的州名。紀念堂前的倒映池與華盛頓紀念碑交相輝映,1963年,馬丁·路德·金就在這裡發表了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阿甘正傳》裡阿甘和珍妮在越戰後重逢的經典鏡頭也是在這裡取景。
大理石雕刻的林肯雕像放置於紀念館正中央,雕像中的林肯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雕像上方刻著“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中”,館內牆壁也鐫刻著林肯生前幾個重要演講的演說詞,堂內陳列著關於林肯的展品。平日的林肯紀念堂門前,倒映池畔,聚集著野鴨、海鷗,與遊人嬉戲,這對林肯奮鬥一生的信念想必也是種慰藉。
美國國會大廈坐落於華盛頓特區國會山的頂部,是美國國會的辦公機構。它佔據全市最高的地勢,又是華盛頓最氣派的建築。國會大廈對於美國人而言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最高象徵,這座白色大圓頂的政府大樓也成為影視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國會大廈圓頂尖端有一尊自由女神像,圓頂之內是一個能容納2000-3000人的金碧輝煌的大廳,大廳內陳列著大量重要人物的雕像,牆壁和天花板上的油畫記載著美國曆史上發生過的重大事件,無論從裡面看還是從外面看上去,高高聳立的穹頂都有如宮殿般氣勢恢宏,也難怪很多人都會把國會大廈和白宮弄混,因為跟白宮比起來,國會大廈似乎更符合人們對平常“宮”的理解。
1814年,華盛頓一度被入侵的英軍佔領,國會大廈和白宮險些被一把火燒成廢墟,幸好一場雨及時熄滅火焰,但這兩座建築依然損失慘重,重建工程持續了幾年時間。國會大廈的南北兩翼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會議大廳,東階通常是舉行總統就職儀式的地方,大多數總統的就職儀式都是在這裡舉行,而里根總統和克林頓總統的就職儀式都是在西階舉行的。9·11之前,國會大廈向遊人免費開放,遊人甚至可以旁聽參眾兩議院的會議。恐怖襲擊發生後,國會大廈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再面向遊客開放。但現在隨著國會大廈的訪客中心落成,遊客可以免費進行由工作人員引導的參觀。
當您在遊覽這座博物館的時候,首先映入您眼簾的是Grumman老虎 F-11。這是第一座戰鬥自己。 當繼續走的時候, 您會到了“夢想的翅膀 ”展區。這裡展示的是飛簷走壁, 包括第一次熱氣球和風箏。接著你將繼續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寇蒂斯(美國早期著名的飛行家和飛機制造家) 的詹妮JN-4。詹妮JN-4是當時航天領域最著名的飛機。 您也將會看到格魯門的復仇者和格魯門F4F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號稱野戰貓的飛機。
第5天:阿米西人村(Amish Village) -費城(Philadelphia)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是一所將文理教育與研究生深造結合得最好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屬於常春藤盟校,於1746年創立,位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安靜優雅,大多市民生活富裕。四季分明,全年溼潤多雨,夏季最高溫度超過30℃,冬季最低溫約-5℃。
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之鐘,現在被稱為自由鍾,曾響徹議獨立宮塔樓。自由鍾蘊藏著一個歷久彌新的句子:“向世界所有的人們宣告自由。”
自由鍾重量900多公斤,由多種金屬混合鑄成。在1751年,賓州州議會從英國訂購,但由於製作問題,運到費城第一次試敲就裂開了。後由兩位當地工人John Pass和John Stow回爐重新鑄造,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鐘身上刻有Pass and Stow的字樣。然而這次重鑄也 只堅持了幾十年而已,裂紋不斷出現,最終在1846年紀念華盛頓生日的敲鐘儀式上,自由鍾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嚴重裂紋,這也是自由鍾最後一次被敲響。
自由鍾是美國精神的象徵,是美國人的驕傲。它曾為第一次宣讀《獨立宣言》而響,為合眾國憲法透過而響,為華盛頓的逝世而響,它的鐘聲記錄了美國曆史發展的眾多里程碑。馬丁·路德·金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講中,用一連串氣勢磅?的排比句反覆高喊,讓自由鐘的鐘聲響起。儘管今天的自由鍾已不再響起,它已然向世界昭示了美國是如何走向獨立與強大。
當你走在賓州一條鄉間公路上,路旁是歐洲一樣美麗的田園風光,突然在你面前駛來一輛馬車,車上男人身著揹帶長褲戴著高禮帽,女人身著寬鬆長裙頭戴無簷帽,面容安詳高貴,不施粉黛,不用擔心,你並不是穿越到了18世紀的歐洲,你很可能是遇見了阿米什人。
阿米什人(Amish)雖然生活在最現代化的美國,卻不用電話、電腦,不上網,不化妝,不用現代交通工具(包括腳踏車),不交稅,不買保險,不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可以不遵守某些法律,總之他們不使用一切現代化的東西,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過著18世紀歐洲傳統的田園生活。然而他們選擇這樣做並不是因為貧窮,也並不是心血來潮想體驗世外桃源,而是因為他們對信仰的堅守——他們是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中最嚴格、思想最保守的一支。阿米什人在很大程度上為人們展示了他們的歐洲祖先的文化,同時也充分展現了美國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費城作為美國首都僅有短短10年時間,但1790到1800這十年,在美國曆史上卻是濃墨重彩的十年。費城對於美國獨立有著非凡的意義,它被稱作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搖籃,見證了美國人對自由與民主的追求。在費城,誕生了標誌性的《獨立宣言》與《聯邦憲法》,而它們從起草、商議,到透過、正式頒佈,所以過程都是在獨立宮內。
獨立宮是一座兩層的舊式紅磚樓房,乳白色的尖塔與門窗,樸實又透出一股莊嚴,令人肅然起敬。獨立宮的塔頂曾是獨立鍾所在的地方,昭示美國獨立的鐘聲就是在這裡響起。這裡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指揮中心。獨立宮免費開放參觀,並且有專業解說員帶領,室內還保留著當時的場景和裝飾,用來簽署檔案的墨水、羽毛筆,喚起人們的記憶,想象這裡曾經一個個緊鎖的眉頭、為美國人民未來的擔憂、激烈的爭論和勝利的歡呼。
第6天:紐約市區遊(New York CIty Tour) -家園(Home)
洛克菲勒中心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始於第五大道,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佔3個街區,是一個包含19棟商業樓的建築群。每座大樓底層相通,中心包含辦公樓、服裝店、銀行、郵局、飯店等等,甚至還有地鐵連線,佔地22英畝,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城中城。
自洛克菲勒財團投資,1931年開工,近十年間的工程並不能算順利。開工後的第二年便遭遇百年一遇的經濟大蕭條,合作方撤資等一系列重創。然而小洛克菲勒卻本著為更多的人提供工作、重振美國人信心這一原則,用自己一人的資金把這個工程堅持了下來,並且絲毫沒有降低標準,不只每棟建築都經過建築設計師的精心設計,更是巧妙地利用大樓的大廳、廣場、樓梯間、樓間空隙等設計成行人休息區、消費區。這種空間概念引起後來人們對市民空間的重視,在建築史上也是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87年,洛克菲勒中心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國家歷史地標。
在洛克菲勒中心的GE大廈頂部,是著名的“巨石之巔”觀景平臺,在這裡,曼哈頓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每年隨著聖誕節的腳步臨近,全紐約最美最大的聖誕樹就會坐落在這裡,張燈結綵。這棵樹往往是專人走遍全美挑選出來的,既要高大挺拔又要茂盛勻稱。每年的聖誕樹點燈儀式是洛克菲勒中心最大的盛事之一,明星表演、萬人倒數計時,場面相當壯觀。
聳立在紐約曼哈頓東側的聯合國總部大廈是和平的象徵,佔地4046平方米,從樓上可以俯瞰東河。這塊領土的所有權不屬於美國,也不屬於任何一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塊“國際領土”,屬於全體會員國。聯合國有自己的警衛隊、消防隊和郵政局,只有在聯合國郵政局你才能寄出一張貼有聯合國郵票的明信片。
聯合國總部大廈始建於1949年10月,建成於1951年6月,美國建築師華萊士·哈里森為首席建築師兼策劃人,與聯合國各成員國任命的11位國際建築師共同完成設計,包括來自中國的梁思成。總部由四棟大樓組成:大會堂、會議大廈、秘書處大樓和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聯合國廣場500英尺長的通道兩邊,迎風飄揚的是192面聯合國成員國的國旗。公共花園中矗立著各個國家贈送的各種雕塑作品,包括盧森堡贈送的打結的槍雕塑、義大利贈送的破碎的地球雕塑、日本贈送的和平鍾等。正是在這個玻璃幕牆建築裡,來自各成員國的代表們經常聚集在這裡就和平、公正、經濟和社會福利等問題進行商討,與地球上60億人民息息相關的一個個決定也就是在這裡誕生的。也正是在這裡,工作人員將這些決定一一付諸行動。聯合國總部的意義遠不只是一棟建築而已。
紐約曼哈頓的高樓大廈林立,但最醒目的還是帝國大廈。“帝國之州”是紐約州的別名,因此帝國大廈也成了紐約的標誌。跟金門大橋一樣,帝國大廈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也被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帝國大廈共102層,自建成以來雄踞世界最高建築的寶座長達40年,直到1971年被世貿中心超過。它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築公司設計,從1930年動工到1931年5月1日建成,只用了410天,這麼快的速度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罕見。1945年,帝國大廈遭遇了一次比較大的事故,一架迷路的轟炸機撞到大廈北部第79層,大樓甚至晃動了幾下,卻沒有倒塌。帝國大廈位於曼哈頓最繁華地區,毗鄰紐約市各大交通樞紐,加上帝國大廈聲名在外,本身就是寸土寸金。但正因如此,很多實力強勁的公司選擇把辦公地點設在這裡,比如美國銀行,LinkedIn,中國人民日報等。
帝國大廈還是影視拍攝的寵兒,在這裡取景的文藝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包括被人熟知的《金剛》《西雅圖不眠夜》《緋聞女孩》等。遊客登上大廈之後可以看到這些作品的海報,還有曾來過這裡的名人牆。在86層和102層各有一個觀景臺,不論是看夕陽、看夜景,還是想要體驗電影中的場景,或者只是想散散心,帝國大廈都不會讓你失望。帝國大廈在晚上大多打的是白色的燈光,但如果有節日或者特殊活動或事件,就會變色。比如2008年總統大選,帝國大廈就用藍色來恭喜獲勝的奧巴馬;萬聖節燈光會變成橘色、白色和黑色的組合;最近幾年它還會用紅色和黃色的燈光來慶祝中國春節。
看過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人一定對這一句臺詞記憶猶新:“每一次前往美國的旅途中,總會有這麼一個人,第一眼發現自由女神像,然後大喊一聲‘America!’”
自由女神雕像的建成離不開三個名字,第一個就是自由女神的設計師,法國雕塑家巴托爾迪,因為這一浩大工程的卓越功績,他被選為紐約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勳團指揮級團員;第二個名字是巴黎鐵塔的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他為自由女神像設計了一座四腳直立的鐵塔型內撐結構,使得自由女神像牢牢佇立海邊,不畏懼強勁海風;而另一個名字是擁有紐約《世界報》的普利策,在資金短缺、整個工程面臨停頓的危急關頭,他透過《世界報》的影響力,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為建築自由女神像基座的募捐活動,短時間內籌集到足夠資金使得雕像的安裝得以順利進行。
自由女神器宇軒昂,神態剛毅,頭戴冠冕,端莊而不可侵犯。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一本封面刻有“July IV MDCCLXXVI”(July 4, 1776)的《獨立宣言》,腳上殘留著被掙斷了的鎖鏈,象徵暴政統治已被推翻。
自建成以來,自由女神代表的是美國至高的自由精神。這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人民送給美國人民慶祝美國獨立100週年的禮物,自由女神已經成了美國的象徵,她高舉的手臂彷彿在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如她另一個名字“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時代廣場也叫時報廣場,Times Square這個名字起初是因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總部設在這裡。因此譯作“時報廣場”似乎更為準確。但多年以來,時代廣場這個名字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大致也將錯就錯了。
時代廣場位於紐約曼哈頓西42街與百老匯大道交匯處的一塊街區,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自20世紀初起,時代廣場就是藝術文化聚集地,彙集著各種劇院、音樂廳和高檔飯店。那時的時代廣場被人戲稱為“嫩牛裡脊”,是曼哈頓人人都想要“啃一口”的寶地。直到1930年大蕭條時期,時代廣場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一度成為紐約市危險與腐敗的象徵。而今天,時代廣場恢復了往日的輝煌,迅速崛起,百老匯劇院,巨型熒屏,霓虹交錯,500強公司雲集,已經成為了紐約的象徵,也是來紐約不得不看的一個地方。
時代廣場每年的感恩節大遊行已經有了近90年曆史,海綿寶寶、皮卡丘、史努比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成長。而每年的除夕夜跨年活動更是讓時代廣場馳名的盛典,100多年來的每個除夕夜,幾十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集合在此,把相鄰十幾個街區都堵得水洩不通,觀看大水晶球降落儀式,意味著向過去一年告別以及新一年的良好開端。但即使如此擁擠,一生中哪怕只有這樣一次在紐約時代廣場跨年的經歷,與幾十萬民眾共度不眠之夜,也是寶貴的人生故事。